小林智能設備咨詢熱線 15706475888 -立即咨詢- |
![]() |
環衛作業機械化是體現城市現代化水平的一項基本內容。以懷來縣為例,其把加大環衛機械化設施投入作為改善環衛面貌和提升城區保潔水平的重要抓手,全縣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發展。
在提升環衛機械化作業水平上,通過政府采購和企業捐贈方式,購置環衛車390輛,其中電動保潔車、掛桶收集車、多功能高壓沖洗車130輛,掃地車、洗掃車、自卸式垃圾車57輛,三輪車180輛,配發鄉鎮收集車17輛、轉運車6輛,街道機械化清掃率達74%,并安裝GPS定位影像實時回傳系統,了解行車路線及畫面。
在建立科學合理的城鄉垃圾收集、轉運、處理體系中,投資6300萬元建設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轉運工程,年底前22座標準壓縮式垃圾轉運站全部運行,建設23個地坑式垃圾收集站、7座壓縮式垃圾收集站、23座水沖式公共廁所,購置59個移動式垃圾收集箱及709個果皮箱。
另外,逐年提高環衛經費撥付水平,從2011年680萬元提升到當前的1560萬元,年均增幅達27%,有力促進了城市環衛事業的穩步發展。
塑樣本 村里來了專業“黃馬甲”
村頭不見了果皮紙屑塑料袋,更不見了破磚爛瓦雜草堆,保潔員穿著“黃馬甲”走在街頭巷尾,這是沙城鎮三街村的新貌。
“垃圾池中垃圾停留時間短,更不用說街面上了。”三街村支委趙海生介紹,自從三街村把街道清掃保潔承包給新意環衛工程有限公司后,12名專業“黃馬甲”采用“人機結合、錯時作業”的“三班四出勤”工作模式,將垃圾實行了“統一收集、統一清運、集中處理”。
群眾的需求就是政府的高要求,懷來縣未雨綢繆,積極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去年,按照‘一年試點實施、兩年局部推廣、三年全覆蓋’步驟,將沙城鎮13個城中村街道清掃保潔推向‘市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懷來縣住建局負責人說。
當前懷來縣除了沙城鎮13個城中村、土木鎮宗家洼村街道清掃保潔市場化運作外,其他17個鄉鎮的130個街村也在今年實現環衛統一管理, 實現 “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模式。
建長效 “大環衛”格局雛形顯現。
既不是政府包辦,又不完全交給市場,更不讓農民掏一分錢,懷來縣通過政府投入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城鄉環境衛生治理新路子。
“整治要見成效,管理要上水平,環境要得到大改觀,并要形成更為細致、更為科學、更為系統的長效機制。”在年初召開的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突擊月活動動員會上,副市長、懷來縣委書記郭英對城鄉環衛一體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健全的體制是確保工作成效的重要前提,懷來縣適時編制環衛專項規劃、實施環衛作業數字化管理、推行環衛作業標準化管理、實施環衛作業量化考核,出臺《環衛清掃保潔“五定”細則》,在作業一線推行“處監督、股室抽查、組長隨查、組員互查”的四級管理模式,并將環衛作業質量與工資績效掛鉤。
另外,在各鄉鎮駐地設置鄉鎮環衛所,保潔員按每100戶村民設1名保潔員的標準配備,工資標準參照城區環衛工人工資標準執行,各鄉鎮、村按每10至15戶一個標準設置垃圾桶,各鄉鎮設立垃圾轉運站。
通過不懈努力,2010年至今,懷來縣先后榮獲“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生態文明鎮”、“省級園林縣城”、“省人居環境進步獎”、“省人居環境獎”等稱號。